橡膠模具製品在硫化時,膠料必然會延著模具的分型麵等部位流出,構成溢流膠邊,也稱為毛邊或飛邊,膠邊的多少及厚薄決定於模具的布局、精度、平板硫化機平板的平行度和裝膠餘膠量。
如今的無邊模具出產的製品,膠邊格外薄,有時起模時就被帶掉或悄悄一擦就能夠去掉。但這種模具本錢較高,易損壞,大多數橡膠模製品在硫化之後都需求修整處置。下麵我們就來盤點一下修整的方法。
機械修整
1.機械衝切修邊
憑借壓力機械和衝模、衝刀,去掉製品的膠邊。此辦法適用製品和其膠邊能放在衝模或衝刀底板上的模型製品,如瓶塞、皮碗等。關於含膠率較高、硬度小的製品通常選用撞擊法衝擊切邊,這樣,可減少由於製品彈性較大造成刀切後邊部不齊、側麵凹陷;而對含膠率較低、硬度較高的製品,可直接采取刀口模的辦法衝切。
2.機械切削修邊
適用於外形尺寸較大製品的修邊,運用的是切削刀具。一般切削機械都是專用機器,不同製品運用不同的切刀。例如,輪胎硫化後表麵排氣眼和排氣線部位有長度不一的膠條,必修在輪胎旋轉條件下使用帶有溝槽的刀具將膠條削除。
3.機械磨削修邊
關於帶有內孔和外圓的模具橡膠製品,通常運用磨削的方法。磨削的刃具為粒子一定粗細的砂輪,磨削修邊的精度較低,磨削外表較粗糙並有可能夾有殘餘的砂粒,影響使用效果。
4.低溫拋丸修邊
關於修邊質量需求較高的精密製品,如O形圈、小皮碗等,可選用此法修邊。將製品用液氮或幹冰迅速冷卻到脆性溫度以下,然後高速噴入金屬彈丸或塑料彈丸將飛邊打碎掉落,完結修邊。
5.低溫刷磨修邊
它是憑借兩個繞水平軸旋轉的尼龍刷將冷凍的橡膠製品的膠邊刷除掉。
6.低溫轉鼓修邊
它是最早選用的冷凍修邊方法,使用轉鼓轉變發生的撞擊力以及製品之間的摩擦力,使已被冷凍到脆化溫度以下的製品飛邊斷裂並掉落,鼓的形狀通常為八角形,以增大製品在鼓中的撞擊力,鼓的轉速要適中,加人磨蝕劑可提高效率。
7.低溫振蕩修邊
又稱振蕩冷凍修邊,製品在環行密封箱中做螺旋狀振動,製品之間及製品與磨蝕劑之間存在較強的撞擊作用,致使冷凍脆化的膠邊碎落。低溫振蕩修邊比低溫轉鼓修邊好,製品損壞率低,生產效率較髙。
8.低溫擺動、抖動修邊
對小型或微型的製品或富含金屬骨架的微型製品適用,與磨蝕劑一同修去產物孔眼、邊角、槽溝中的膠邊。
手工修整
手藝修邊是一種陳舊的修邊辦法,它包含手工用衝頭衝切膠邊;用剪刀、刮刀等刀具去掉膠邊。
手藝操作修整的橡膠產物的質量和速度也會因人而異,需求修整後製品的幾何尺寸必須符合產品圖紙要求,不得有刮傷、劃傷和變形。修整前必須清楚修整部位和技術要求,掌握正確的修整辦法和正確使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