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橡膠的工業研究和應用始於19世紀初。1819年蘇格蘭化學家馬金托希發現橡膠能被煤焦油溶解,此後人們開始把橡膠用煤焦油、鬆節油等溶解,製造防水布。從此,世界上第一個橡膠工廠於1820年在英國哥拉斯(GLASGOW)建立。為使橡膠製品便於加工,1826年漢考克(Hancock)發明了用機械使天然橡膠獲得塑性的方法。1839年美國人固特異發明了橡膠的硫化法,解決了生膠變粘發脆問題,使橡膠具有較高的彈性和韌性,橡膠才真正進入工業實用階段。因此,天然橡膠才成為重要的工業原料,橡膠的需要量亦隨之急劇上升。
早在11世紀,南美洲人民就已使用橡膠球做遊戲和祭品。1493年意大利航海家哥倫布第二次航行探險到美洲時,看到印第安人手拿一種黑色的球在玩,球落在地上彈的很高,它是由從樹中取出的乳汁製成的。此後,西班牙和葡萄牙在征服黑西哥和南美洲的過程中,將橡膠知識陸續帶到了歐洲。
進入18 世紀,法國連續派遣科學考察隊奔赴南美洲。1736 年法國科學家康達明(Charles de Condamine)參加了南美洲科學考察隊,從秘魯將一些橡膠製品及記載橡膠樹的有關資料帶回法國,出版了《南美洲內地旅行紀略》。該書詳述了橡膠樹的產地、采集膠乳的方法和利用橡膠製成壺和鞋的過程,引起了人們的重視。
1768年,法國人麥加(P. J. Macquer)發現可用溶劑軟化橡膠,製成醫療用品和軟管。1828年英國人馬琴托士(C. Mackintosh)用膠乳製成防雨布,但製品熱天發粘,冷天變脆,質量很差。
19世紀80年代西方國家的第二次產業革命過程中,1888年英國醫生鄧錄普(Dunlop)發明了充氣輪胎。1876年英國人魏克漢(H. A. Wickham)把橡膠樹的種子和幼苗從巴西運回倫敦皇家植物園邱園(Kew Garden)繁殖,然後將培育的橡膠苗運往錫蘭(即現在的斯裏蘭卡)、馬來亞、印度尼西亞等地種植均獲成功。現在矽橡膠也廣泛的運用在了汽車橡膠配件中。
1887年,馬來西亞、斯裏蘭卡、印度尼西亞擴種建立膠園,新加坡植物園主任芮德勒(H. N. Ridley)發明了不傷橡膠樹形成層組織的在原割口上重複切割的連續割膠法,糾正了橡膠樹原產地用斧頭砍樹取膠因而傷樹、不能持久產膠的舊方法,使橡膠樹能幾十年連續割膠。 天然橡膠的工業研究和應用始於19世紀初。1819年蘇格蘭化學家馬金托希發現橡膠能被煤焦油溶解,此後人們開始把橡膠用煤焦油、鬆節油等溶解,製造防水布。從此,世界上第一個橡膠工廠於1820年在英國哥拉斯(GLASGOW)建立。為使橡膠製品便於加工,1826年漢考克(Hancock)發明了用機械使天然橡膠獲得塑性的方法。1839年美國人固特異發明了橡膠的硫化法,解決了生膠變粘發脆問題,使橡膠具有較高的彈性和韌性,橡膠才真正進入工業實用階段。因此,天然橡膠才成為重要的工業原料,橡膠的需要量亦隨之急劇上升。